我的毕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大顺永昌 > 第156章

第156章(第2/3页)

    如果使用百v度A*PP或者U*C/Q.Q浏览器不显示内容or乱码,请关闭广告屏蔽功能or畅读模式,或者安-全模式(今日*头条须关闭安-全模式)

郑芝龙回头看了一眼正在和其他年轻人讨论的儿子,沉吟了数息后向着李自成说道:“那么臣明日一早走,不过,犬子虽然愚钝却还堪驱使,如果陛下不嫌弃的话,就让他留在陛下身边如何."

    第190章新政五

    李自成自然不会拒绝郑芝龙这个提议,这也是当下地方势力表示臣服的一种方式,比如许定国等人投靠了自己之后,也就把儿子送来了他身边,表示要让他们护卫自己,实质上就是质子。

    郑芝龙于第二日离开时,还特意把郑森叫过来叮嘱

    了—番,让他好好在永昌帝身边侍奉,不要乱得罪人。

    这几天里,郑森看到和听到的东西确实给了他很多不一样的启发,但是听着父亲对于永昌帝如此恭敬,他也还是有些逆反的说道:“弘光陛下赐爵于父亲,父亲似乎也没现在这么兴奋。永昌陛下难道还给了父亲其他承诺了?”

    郑芝龙不以为意的回道:“永昌陛下的承诺这几天里不是都说的明明白白了么,这大顺的海上势力扩展,除了我们郑氏外,还有谁能承担的下来?和弘光陛下赏赐的空头爵位相比,永昌陛下给的可是真金白银。

    只要大顺的海上规划不变,那么我们郑氏就不会失去自己的位置,区区一个南安伯如何能够比的上...再说了建设和军队整治的命令也就屈指可数。

    但是我们来这里的期间,永昌帝三天里签发的地方建设命令已经超过了南都三个月发布的相关政令。由此可见,虽然换了一个皇帝,可是大明依旧还是老样子,丝毫没有振作之心。而反观大顺,则生气勃勃,大有新朝气象,我们难道还要陪着大明殉葬吗?更何况,有太子在,南京也不是正溯啊。”

    虽然内心一直都有些瞧不起父亲,认为他过于圆滑了,但是今次郑森却不得不承认,今天父亲说的确实正中要害了,不管是从治国还是从正统论来比较,南都都输给了大顺。毕竟他的老师钱谦益也是改革派,虽然提不出什么具体的改革方案,但是坚定的认为大明不改革就要亡了。

    郑森在南都呆了也就半年时间,虽然对于东林党和复社具体的政治主张还搞不懂,但是他也意识到江南的进步士绅普遍达成了一个共识,就是希望朝廷施政要允许天下人讨论。

    这一观点最先来自于归有光,其在担任浙江乡试主考官时出了这样一题:国有大事必合天下之议,不专于一人,不询于一说,惟其当而已。

    接着顾宪成又把这一观点进一步总结为:是非者,

    天下之是非,自当听之天下。从而形成了东林党人议论朝政的一个合法性基础。国事即天下事,大卜事天系大下人,则天下人人可议。

    郑森的学问还不够精深,他对于江南进少工纠捉的这个国事应当出自公论,其实是存有疑惑的。毕竞他在日本时受到的教育是忠君,臣子不该非议右王的对谙,而是不管对错都要服从君主的命令,这才是侍君之道

    而在他回国之后学到的又是忠孝,即君臣天系就定父子关系,父亲犯了错误,儿子指出来是不对的,做儿子的应当对父亲的错误视而不见,然后洁身自好就是最合适的应对方式。

    但是东林党、复社等君子,一边要维护伦常秩序,—边又主张天下人论天下事,君父应当顺从大道。在郑森看来,这其实是极为混乱的伦理观点,既然要君父顺从大道,也就意味着伦常秩序是可改变的,万事应当取决于道理而不是尊卑秩序。

    所以,在南京的半年多里,郑森学的也是非常的苦闷,他总觉得是自己的学问不足,所以才难以理解东林、复社诸君子的高论。但有时他又隐隐觉得,这些君子似乎说的都是些无用的大道理,完全不能用来改变大明所存在的各种问题。

    但是在扬州这几天,他突然就开悟了,原来不是他学问不足,而是东林、复社君子们的理论难以自圆其说。他们一边主张伦理秩序是最完美的社会秩序,一边又认为君父应该听众人的。

    这就如永昌帝所言,这些君子一边要求君父和自己平等,一边却又要求底层民众要和自己讲尊卑,完全就是双重标准,所以东林、复社君子们的大道是虚无缥缈而不确定的,因为他们没法确定自己的道究竟是什么。

    而在大顺这边,永昌帝首先承认了伦理秩序不等于大同世界,其次则认为国事确实是天下事,应当付诸于公论,但是这种公论必须要符合两个条件,有利于大多数人,少数要服从多数。

    先不说永昌帝提出的这一政治伦理究竟能否实现,但是对于郑森这样看不清前路的年轻人来说,突然就开朗了起来,至少他们找到了一个明头可以进P9o

    这也是都元帅府内诸多年轻士子愿意为李自成效力的根本,他们不是为了升官发财而为大顺效力,而是为了建立一个有别于大明的大顺而效力于李自成。

    因此面对父亲的坦诚,郑森反而觉得自己无话可说了,他默默的把父亲送上了船。也就在这个时候,阮大钺正从他们身边登上了码头,和郑芝龙父子擦肩而过。

    彼时,郑芝龙父子无暇关注身边,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修罗武神 万相之王 十方武圣 火热的年代 大奉打更人 轮回乐园